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年第4期 97-102,共6页

和谐社会视阈下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治理思考

作者:刘占虎

摘要:公民普遍的制度化政治参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持续凸显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事件不仅不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同时也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公民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以及参与制度不完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社会公平问题凸显,政府主导下公民自动参与的不足及公民政治素质偏低,传统依附性文化以及新时期公民的政治冷漠等导致了越级上访、请愿、行贿、抗拒和暴力对抗等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事件的持续凸显。在客观分析其表现与原因的基础上以治理的视角,完善利益表达机制,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社会转型和阶层分化中,培养理性的政治参与主体;培育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参与型政治文化,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文机构: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关键词:和谐社会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成因治理思考harmonious societynon-institutionalizationpolitical participationcausegovernance analysis

分类号: D621[政治法律—政治学][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