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
  • 08月05日

    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优先序研究——基于15省微观调查数据的分析

    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并不平衡,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并未得到有效满足。从农户需求视角入手,综合运用首选项决定法、加权频数法和聚类分析三种方法,从整体和不同群组层面分析当前农户对种苗提供服务、农业技...

  • 08月04日

    征地满意度、非农就业与失地农民市民化程度探析

    基于征地项目、征地程序和征地补偿三个层面研究了征地满意度因素对失地农民非农就业及市民化程度演变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SEM模型对长三角地区858户失地农民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失地...

  • 08月04日

    农户信贷配给下借贷福利效果分析

    运用Biprobit模型和Switching模型,对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47户农户调查的微观数据,分两个阶段对农户受到信贷配给的影响因素及程度和信贷配给下农户的福利效应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金融资产...

  • 08月03日

    基于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的新型城镇化路径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期间提升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实现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战略举措。相对于传统城镇化的进程,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公平发展权为核心。四川作为西部后发省份,人口流动是其城镇化的重要因...

  • 08月03日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再读《农业与工业化》的启示

    基于《农业与工业化》的主要思想,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顺利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分别从市场经济的思想、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的转型升级、工业化的推动要素,及工业化与城镇化等...

  • 08月02日

    罗振玉农学思想研究

    为厘清罗振玉农学思想的发展脉络,探索其作为近代农学的实践者与开拓者为中国近代农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采用原始文献分析与考证法,考究罗振玉系统的农学思想演进轨迹。罗振玉在研究、传播、实践西方近代农学的艰...

  • 08月02日

    秦汉时期山林川泽的保护及其经济背景

    秦汉学者强调对于自然资源要取之有度、节制消费,保证各种生物顺利长养,并形成了山林川泽"以时禁发"的思想。秦汉政府重视山林川泽的保护,将"以时禁发"的精神落实到了国家法令之中。然而,秦汉时期保护山林川泽...

  • 08月01日

    万国鼎农史数字图书馆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万国鼎是我国著名的农史学家,对中国农业历史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其学术研究成果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学者对万国鼎的研究成果以及所搜集的资料都极为关注,进而使万国鼎本人及其相关资料成为学术界研究中国农史不...

  • 08月01日

    关中传统民居门楼的成因及分布探究

    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形态,关中民居门楼在关中各地区均有分布,并各具特色。其主要类型有屋宇式、随墙式和地坑式。通过对关中传统民居门楼成因及分布的分析,指出关中民居门楼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宗法礼制、社会、...

  • 07月31日

    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社会基础分析

    农业规模化经营离不开农村社会资本的支持。在现代农业型的农村社会中,传统社会"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中穿插着情感、利益、权力等多重因素,对传统农村社会关系网络有了新的影响。其中,人情关系仍发挥着主导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