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
  • 07月11日

    协商民主在城中村治理中的价值与实践

    城市化加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使城中村及村转居社区治理面临许多新挑战。一方面,该区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呈集中多发态势,另一方面,城中村居民自主管理、民主法制意识和利益诉求在不断提升,而基层政府...

  • 07月10日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研究——基于机制设计理论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协同推进"是我国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原则,能否充分调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关各方的积极参与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功推进的关键。以机制设计理论中的激励机制理论为基...

  • 07月10日

    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安全风险的政治经济分析

    在转型期,安全隐患日趋复杂和严峻,农村地区也不例外。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地区安全风险的生成有内在的政治经济逻辑。基层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和乡村治理结构的转型改变了基层组织传统的目标函数和行为方式,它们的...

  • 07月09日

    农民组织化程度衡量及其评价

    现阶段,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呈低向度发展趋势,农业生产经营成本过高,农民收入水平降低,农产品交易困难等问题仍然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障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保障我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综合现有...

  • 07月09日

    我国山区县农业生态效率综合评价——以福建省武平县为例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生态效率是衡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以农业生态效率评价为研究中心,择取典型山区农业县——福建省武平县,通过构建农业生态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

  • 07月08日

    基于类型分析的陕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经验探析

    区域发展差异大、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不一致、生态脆弱、公共服务不均等城乡经济社会的差异化特征,决定了陕西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实施过程不能采用固定的、单一的模式。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相关指标体系,测算陕...

  • 07月08日

    城镇化对于居民收入的提升效应——以河北省为例

    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情况下,农村务工人员进入城镇就业市场对于城镇就业人员既有替代效应,又有互补效应。如果后者强于前者,则城镇化可以提升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河北省的数据显示,城镇化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

  • 07月07日

    外部环境影响大学生村官成长的实证研究

    外部环境对大学生村官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在对全国大学生村官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StataSE12.0统计软件,研究村落环境、政府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4个环境子系统组成的外部环境对大学生村官成长各...

  • 07月07日

    欠发达地区大学生村官幸福感测量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测量了欠发达地区大学生村官幸福感的组成及其影响力。研究表明:大学生"村官幸福感"主要取决于"情感支持""工作开展""成功求职""生活质量""环境适应"五个构念;改善大学生村官职业"对...

  • 07月06日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心理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心理因素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重要方面。以多维视角的人类行为理论与迁移心理学为理论依据,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心理因素由动机、态度、情感、参照点依赖、风险偏好与从众心理构成。从理论上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