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预防性储蓄动机理论出发,考察了养老保险对流动人口消费的影响。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以使流动人口家庭人均消费提高9.8%,相当于家庭人均收入...
本文通过选取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6年至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法,检验了经理人股权激励计划与企业价值间的关系。本文的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经理人的股权激励可以提升企业价值。具...
一、2021年重点选题2021年本刊将重点围绕以下研究领域进行组稿(包括但不限于):(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求理论研究;(2)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研究...
经过多年调整,“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在党的十五大上得以确立。公有制为主体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仅是一个定性的概念,还要有一个定量测算问题。但由...
人情消费过度不仅会加重家庭经济负担,而且也会扭曲家庭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家庭可持续生计的改善。本文构建了人情消费的同群效应理论模型,证明了当周围家庭人情消费标准越高时,家庭人情负担就会越重,对平均子女教...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从微观层面研究了居民金融素养对家庭遭遇诈骗产生损失概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居民金融素养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降低家庭因诈骗产生损失的可能性,...
从长期消费需求的视角来看,居民消费需求的释放遵循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吃穿住行”到较高层级的精神文化产品,是逐级释放的,这要求产业的生产活动也遵循同样的次序。中国40多年经济增长的基本逻辑在于产业的生...
近年来,我国经济步入了新常态,产能过剩、投资和出口动力不足,消费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充分释放我国日益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对于进一步发挥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基础性作用显得尤为关键。本文...
自从2005年《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在政策红利、经济发展、消费刺激以及技术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对互联网消费金融进行资产证券化日益成为金融市场发展的热点。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通过资产证券化...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CHFS)2013年的数据,研究了金融素养对商业保险消费决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中国居民的金融素养普遍偏低,且家庭商业保险参与度低。(2)金融素养与家庭商业保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