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反贫困事业,逐步构建起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两轮驱动式"扶贫格局。在长期实践中,我国社会保障助力农村反贫困取得巨大成就。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的...
基于“一带一路”的合作背景,依据比较优势理论,结合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与贸易互补指数(TCI),分析中国和意大利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的竞争性及互补性。研究表明:在竞争性方面,中意之间具有比较优势的农...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精准扶贫中一支相当重要的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对贫困群体予以有效帮扶。政府政策支持能够引导企业参与精准扶贫,但当前政策的激励效果有限,而政策支持倒挂可能就是限制政策激励作用有效发挥的原...
“民生三感”彰显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映射社会保障政策及其供给的实践效用。合理的就业保障、科学的安置保障、有效的社会融入保障可以提升被征地农民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水平。然而,在供给实践中存在的就业...
易地扶贫搬迁是保护生态脆弱区环境、解决农村深度贫困的重要方式。宁夏是易地扶贫搬迁的主战场。对宁夏H县易地扶贫搬迁型S村的调查发现,S村通过推进健康、教育、住房安全“三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扶贫多...
双循环战略是基于对全球化和我国经济发展新趋势新特点的系统审慎判断而做出的一项中长期战略决策。双循环战略和中国发展新格局的形成,既与“中国与世界关系”格局的变化密切相关,也是中国对自身发展模式和增长机制...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载体,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小镇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小镇建设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小镇居民幸福感。文章基于全国培育与建设特色小镇背景,以新疆14个已批准的特色小镇居民作为研...
文章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把制度距离和贸易成本引入贸易无效率项,对2009-2017年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粮食进口效率综合评估,解释了中国从沿线国家粮食进口效率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粮食...
农村人力资本是乡村振兴的内在驱动因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基于2005-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实证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别对农村人力资本促进农民收入...
子女在农村留守老人老年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不可替代,为探究子女支持和代际关系对农村留守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文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西南四省市1037位农村留守老人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子女回家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