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油地质 · 2020年第6期642-650,共9页

台北凹陷梧桐沟组沉积期古地貌及其对沉积作用的控制

作者:陈旋,武超,王波,杨少春,王亚,王永超

摘要:长期以来,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二叠系梧桐沟组沉积体系的认识存在分歧,其中古地貌未能准确确定是关键问题所在。基于印模法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确定了基准面旋回的转换界面,利用残余地层厚度和古水深校正恢复了台北凹陷二叠纪梧桐沟组沉积期古地貌。研究表明,梧桐沟组一段沉积期顶部发育的深灰色泥岩可以作为标志性的最大湖泛面和古地貌恢复的上标志层;梧桐沟组一段沉积期古地貌具有低凸—沟槽相间的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两大凹槽和多个次级沟槽发育区,梧桐沟组二段和梧桐沟组三段沉积充填后,古地貌变得较缓;继承性的古凸起和同沉积断层共同控制扇体的发育,隆中沟控制古水流方向及砂体展布,台北凹陷南部的同沉积断层七深断层和火深断层加剧了隆起与洼陷的坡折程度,构造脊限制了扇体向前推进的距离;低凸—沟槽相间控制扇体的展布;砂体主要沿着古沟槽向前推进,并充填沟槽。梧桐沟组沉积期,研究区总体上呈由早期坡陡水深断陷转向晚期坡缓水浅拗陷的古地貌和沉积演化特征。

发文机构: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公司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台北凹陷梧桐沟组古地貌沉积残余地层厚度转换界面古水深校正Taibei sagWutonggou formationpaleo⁃geomorphologysedimentationresidual stratum thicknessconversion interfacepaleo⁃bathymetric correction

分类号: TE111.3[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