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油地质 · 2021年第2期232-237,共6页

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分尺度量化表征

作者:邓光校,胡文革,王震

摘要: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串珠状"强反射或杂乱反射。通过设计不同缝洞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将地震正演响应特征与缝洞模型中的缝洞高度、外部形态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地震分辨率理论公式计算结果,对缝洞分尺度量化表征:高度大于50 m的缝洞,可进行外部形态的刻画,开展定量刻画和体积计算,可靠程度较高;高度为10~50 m的缝洞,可进行缝洞体积、中心点以及洞顶的识别,能进行半定量识别和较准确的体积计算,可靠程度一般;高度小于10 m的缝洞,仅能在平面和剖面上定性预测其分布范围,体积计算的可靠程度低。通过把缝洞划分成不同尺度,并利用不同地震属性分别进行识别刻画和量化计算,有效减少了缝洞量化描述的多解性,为目标评价和井位优选提供了依据。

发文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地震响应正演模拟量化表征Tarim basinOrdoviciancarbonate rockfractured⁃vuggy reservoirseismic responseforward modeling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分类号: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