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油地质 · 2020年第5期550-556,共7页

修武盆地下寒武统荷塘组海相页岩孔隙特征

作者:郭春礼,杨爽,王安东,章双龙,祁星

摘要:通过孔隙度实验、低温N2吸附法和CO2吸附法,对修武盆地RDZ01井下寒武统荷塘组页岩孔隙发育特征进行定量表征,结合总有机碳含量、矿物组成及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讨论孔隙发育特征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孔隙形态以楔形孔为主,并发育墨水瓶形孔及狭缝形孔。页岩孔隙度为1.24%~2.91%,具低孔隙度特征;微孔、中孔和大孔3类孔隙分别占总孔体积的35.45%、44.54%和20.01%。页岩总孔体积为5.33×10^-3~20.10×10^-3 cm^3/g,其中低温N2吸附法和CO2吸附法平均孔体积分别为7.40×10^-3 cm^3/g和2.24×10^-3 cm^3/g;总比表面积为7.62~17.84 m^2/g,其中低温N2吸附法和CO2吸附法平均比表面积分别为5.23 m^2/g和7.41 m^2/g。孔径分布的主峰值小于10.00 nm,微孔的结构复杂,0.30~0.70 nm的孔隙较为发育,大的比表面积为页岩气提供更多的吸附位。总有机碳含量是微孔发育的主控因素,同时促进中孔发育,对大孔的影响较弱;黏土矿物增多会降低页岩的孔隙度;高石英含量为总孔体积和总比表面积增大的有利因素。修武盆地下寒武统荷塘组海相页岩和鄂西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页岩储集层特征相似,呈现良好的储集能力。

发文机构: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江西省煤田地质勘察研究院

关键词:修武盆地下寒武统荷塘组孔隙CO2吸附法低温N2吸附法孔径海相页岩Xiuwu basinLower CambrianHetang formationporeCO2 adsorptionlow⁃temperature N2 adsorptionpore sizemarine shale

分类号: TE122.2[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