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矿地质 · 2020年第2期96-103,共8页

二连盆地哈达图铀矿床黏土矿物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关系研究

作者:李伟涛,李子颖,李西得,刘武生,康世虎,吕永华

摘要:研究砂岩型铀矿中的黏土矿物可以了解控制该矿床形成的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成矿作用等。通过X射线衍射、扫面电镜等手段,对哈达图矿床含矿段赛汉组上段氧化还原带中黏土矿物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赛汉组上段岩石中黏土矿物组合主要为伊蒙混层(I/S)和伊利石(I),两者之和平均占黏土矿物总量94%,其中伊/蒙混层平均占61%,伊利石平均占34%,含少量高岭石及绿泥石,未发现蒙皂石;伊/蒙混层主要为完全无序型,是成岩期碱性环境下由蒙皂石转化形成的,高岭石是在成矿期氧化水渗入形成酸性流体作用下形成的,后期部分高岭石转化为伊利石;过渡带黏土总量相对最高,弱氧化带及还原带黏土总量略低,强氧化带黏土总量最低,这是导致强氧化带渗透性相对较高,更易被氧化,过渡带渗透性相对较差,进而成矿的一个重要原因;黏土矿物表面吸附有大量的超显微、显微状铀矿物。

发文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核工业二〇八大队

关键词:二连盆地砂岩型铀矿哈达图黏土矿物赛汉组上段Erlian Basin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Hadatuclay mineralsSaihan Formation

分类号: P619.14[天文地球—矿床学][天文地球—地质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