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矿地质 · 2020年第2期137-144,共8页

瑞典高放废物处置水化学研究现状及对我国借鉴意义

作者:李亚楠,苏锐,陈亮,周志超,郭永海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瑞典Forsmark和Laxemar两处高放废物处置库候选场址地下水化学的垂向分布特点、地下水化学形成过程,以及用于场址安全评价的水文地球化学指标。混合作用是Forsmark和Laxemar场址地下水形成演化最主要的作用,主要由深部古盐水、冰川融水、古海水和现代大气降水入渗水混合而成。用于安全评价的部分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指标主要包括:TDS值、 Eh值、 pH值、 Ca+Mg、 DOC及胶体等。上述研究为我国高放废物处置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发文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高放废物处置水文地球化学瑞典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 disposalhydrogeochemistrySweden

分类号: P642[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天文地球—地质学]TP39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