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 2021年第1期125-131,共7页

黔西-滇东地区煤岩吸附-解吸特征及其对多层合采的指示意义

作者:李站伟,陈世达,陶树,汤达祯,丁鹏飞

摘要:为研究黔西-滇东地区煤岩变质程度控制下的煤岩吸附-解吸特征,基于83块煤岩样品的甲烷等温吸附曲线系统分析,建立煤岩吸附-解吸特征参数与煤岩变质程度之间的数学统计模型,并探讨其对多煤层合采产层组合优化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级的增高,煤岩趋于致密化,微小孔的比表面积大幅增加,对甲烷的吸附能力也显著增强;解吸关键压力节点(启动压力、转折压力、敏感压力)及各解吸阶段(低效解吸阶段、缓慢解吸阶段、快速解吸阶段、敏感解吸阶段)覆盖压差也随之增大。当镜质组反射率大于3.0%时,煤岩储渗空间及吸附-解吸特征参数开始趋于稳定。研究区煤岩变质程度的差异分布和叠置压力系统的空间分异,进一步导致不同煤层解吸产气过程的复杂化。从多层合采的角度而言,在煤层暴露之前,确保产层实现较高的解吸效率,才能保证合采产能和分层贡献,并据此划分出产层组合评价的七类约束条件,进而用于指导多层合采方案的设计。

发文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煤层气开发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煤储层物性实验室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油气销售中心

关键词:变质程度煤层气多层合采吸附-解吸产层组合黔西-滇东地区coal rankCBMcommingled productionadsorption-desorptionproduction-layer combinationwestern Gui⁃zhou-eastern Yunnan region

分类号: TE132.2[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