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灾防御技术 · 2020年第4期684-695,共12页

地震动残差分析盆地附加放大效应:日本关东盆地为例

作者:李春果,王宏伟,温瑞智,任叶飞

摘要:我国地震动预测及地震危险性分析通常仅考虑局部场地浅层岩土层对地震动的放大效应,不能考虑较大范围的地质条件影响,如沉积盆地厚沉积层对地震动的附加放大效应通常被忽略,造成盆地内地震动及地震危险性预测结果普遍被低估。本文以地震动观测记录数据充足的日本关东盆地为例,采用地震动残差分析方法评估盆地附加放大效应,分析覆盖层厚度、盆地内空间位置、震级、震源距对地震动放大效应的影响,建立关东盆地附加放大效应经验评估模型。分析表明:关东盆地附加放大效应与反应谱周期相关,整体上从短周期的1.0逐渐增大至周期为5s时的1.5,附加放大效应与覆盖层厚度相关性较小,主要受盆地空间位置和震源距的影响;盆地北部边缘及西北部地区附加放大效应更强烈,盆地南部附加放大效应较小,这可能与盆地边缘效应密切相关。本文建立的关东盆地附加放大效应经验模型略高于BSSA14和ASK14模型的放大效应预测。相关研究结果可用于我国地震动预测、下一代地震动区划图修订等。

发文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地震动残差分析关东盆地盆地效应经验模型Ground motionResidual analysisKanto basinBasin extra amplification effectEmpirical mode

分类号: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