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来稿内容题材新颖、结构严谨、文字凝练、阐论精辟,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文稿字数2000字以上,要有中文标题、关键词、摘要。
2、文章题目力求简明、醒目,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可带副题。关键词:3-5个,摘要:150-200字。
3、论文请一律使用word格式。
4、参考文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
5、获基金及获奖稿件: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基金编号××××)。
6、请在文末注明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学历,学位,职称,研究方向或从事的工作。
智库理论与实践简介
1.创刊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发展以及中科院"率先建成高水平科技智库"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智库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智库成果的传播等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对国内外智库建设发展、智库研究学术动态、智库典型案例剖析及智库政策资讯信息等方面的需求日益迫切。目前我国尚无一份专注于智库研究的学术期刊, 影响了智库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发展。 2.期刊定位 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国家科技宏观战略决策,依托中科院丰富的智库资源,联合国内外各类智库的高端资源,以科技智库为特色,探索智库理论、支撑智库建设、指导智库实践、传播智库成果,集学术性、指导性、成果性于一体,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国内智库研究领域的一流学术期刊。 《智库理论与实践》采取立即完全的开放获取(OA)出版。 3.读者对象 政府部门、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的智库理论研究工作者、智库建设实践工作者、智库教育教学人员以及其他各领域对此感兴趣的人员。作者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特别是科技咨询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相关研究、教学与实践一线人员。 4.主编、副主编 《智库理论与实践》主编由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刘细文研究员担任,副主编由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孙建军教授、中科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主任张志强研究员以及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编辑出版中心期刊出版运营总监初景利教授(执行副主编)担任。 5.主要内容 智库基本理论、智库研究方法;智库的组织管理、运行模式、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建设经验;国内外智库评价,智库影响力、智库评价指标及方法与体系;国内外智库发展特点与案例剖析;面向科技政策、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