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 · 2020年第2期21-29,共9页

关中盆地浅层地热能赋存规律及资源量估算

作者:周阳,洪增林,张卉,曹晓凡,穆根胥

摘要: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分析了关中盆地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情况、赋存特征和形成模式,并对资源量进行了估算,总结了盆地不同地貌单元、不同岩性的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特征,计算了区域恒温带深度和浅层大地热流值。关中盆地地热能的形成模式主要为热传导型和热对流型热传导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西安凹陷、固市凹陷等完整地质块体内;热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深大断裂直接沟通地表的区域以及断裂带周边区域。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关中盆地浅层地热能进行适宜性分区,认为关中盆地整体属于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适宜区或较适宜区,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适宜区和较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漫滩区和阶地区。利用热储法,计算关中盆地浅层地热能热容量为1.38×10^16 kJ/℃,浅层地热能储量巨大,开发利用前景优良。

发文机构: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陕西省水工环地质调查中心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关中盆地地温场浅层地热形成模式赋存规律Guanzhong Basinground temperature fieldshallow geothermalformation patternoccurrence rule

分类号: TK521[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P314.2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