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0年第12期115-125,共11页

氧化石墨烯对2种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作者:杜树豪,孟范平,张倩,彭晓玲

摘要:氧化石墨烯(GO)是一种具有独特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的新型纳米材料。随着GO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其通过随意排放或不适当处理而进入海洋环境的数量将不断增加,因此,评估这种纳米材料对海洋生物的潜在毒性十分必要。本研究将2种海洋微藻——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和海洋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eanic)暴露于含GO的F/2培养基中,根据其生长、细胞形态、超微结构、光合色素、抗氧化防御系统和脂质过氧化对GO的毒性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GO对2种微藻具有不同毒性,72 h EC50值分别为13.04和79.10 mg·L-1。GO纳米片层既能通过吸附直接与藻细胞表面作用,也能侵入藻细胞内部,造成2种微藻的细胞形态畸变和淀粉粒积累量增加,无细胞壁的盐生杜氏藻还出现细胞膜破损、内容物外泄、细胞核皱缩、核膜模糊不清、核质凝聚等异常现象。GO对光合色素合成具有促进作用而非抑制作用,这与细胞中淀粉的积累相一致。GO暴露引起藻细胞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的明显变化,包括GSH大量消耗、GPx活性受抑、GST和GR活性上扬。高浓度(100 mg·L-1)GO胁迫下细胞内MDA含量激增,表明脂质过氧化严重,而盐生杜氏藻更为明显。总之,海洋微藻对GO的敏感性与其是否存在细胞壁及其抗氧化能力有关。

发文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GO)盐生杜氏藻海洋微拟球藻超微结构抗氧化防御系统graphene oxide(GO)Dunaliella salinaNannochloropsis oceanicultrastructureantioxidant defense system

分类号: X171.5[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