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经济 · 2018年第1期183-196,共14页

中国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适应与未来走向

作者:王苧萱

摘要: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近海海域十分广阔,沿海人民靠海吃海,在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海洋历史文化,传承下来各类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既是沿海民众赖以生存的精神财富,又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但是不同于物质类的文化遗产,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难度更大,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多种困境.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香港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以及保护措施的梳理,试从文化生态的视域,探析未来中国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走向.

发文机构:山东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文化研究院

关键词: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澳端午龙舟游涌文化生态三栋屋博物馆咸水歌Marin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ai O Dragon Boat Water ParadeCultural EcologySam Tung Uk MuseumFishermen’s Ballads

分类号: P732.6[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