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酿造》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 中国调味品协会;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期刊发酵工程类学术期刊。 中国酿造期刊的创办时间为1982年,出版周期为月刊。期刊的国内统一刊号:11-1818/TS,国际标准刊号:0254-5071。
《中国酿造》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中国调味品协会及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科技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1-1818/T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254-5071)。创刊以来,《中国酿造》结合酿造行业不同时期的重点和需要,刊登了大量国家、省部、市级重点支持的科研项目的成果论文,对中国传统酿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内酿造学科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及行业影响。《中国酿造》作为一本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重点报道调味品、酿酒、食品微生物、食品添加剂、发酵乳制品、生物工程技术、生物化工、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等研究方向的新概念、新成果、新进展,内容涉及微生物酿造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研究及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等方面。 刊物宗旨 反映中国酿造领域及其相关学科的高新技术发展及应用状况,探讨酿造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及新领域,关注中国传统酿造领域的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实用性的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技术进步以及人才培养。 学科定位 着重报道酿造及相关学科领域国家级、省部级、市级重点支持的科研项目的成果,以及酿造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理论、关键技术和开发应用;围绕酿造行业发展方向,注重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关注酿造及相关行业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
年限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
发文量 | 675 | 695 | 488 | 509 | 525 | 519 | 510 | 547 | 613 | 53 |
被引次数 | 2,906 | 2,240 | 2,396 | 2,087 | 2,197 | 2,121 | 1,666 | 896 | 126 | 0 |
序号 | 主题名称 | 相关发文量 | 相关发文学者 |
---|---|---|---|
1 | 发酵 | 2514 | 蒋立文 牛广财 邵伟 鲁绯 白卫东 |
2 | 酵母 | 883 | 韩北忠 刘延琳 陈晶瑜 伍时华 史学伟 |
3 | 食品 | 770 | 鲁绯 韩北忠 李睿 董明盛 高丽华 |
4 | 酿造 | 648 | 汪建国 陈苍林 邱树毅 白卫东 刘功良 |
5 | 酱油 | 599 | 鲁绯 王春玲 纪凤娣 黄持都 张宗舟 |
6 | 乳酸 | 478 | 郭壮 张振东 鲁绯 吕嘉枥 唐艳 |
7 | 响应面 | 474 | 向福 武运 唐凤仙 刘建军 张庆芳 |
8 | 色谱 | 455 | 吴波 张寒俊 王华 邱树毅 梁桂娟 |
9 | 相色谱 | 419 | 吴波 张寒俊 王华 梁桂娟 蒋立文 |
10 | 白酒 | 411 | 邱树毅 张文学 黄治国 王晓丹 罗惠波 |
1、来稿内容题材新颖、结构严谨、文字凝练、阐论精辟,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文稿字数2000字以上,要有中文标题、关键词、摘要。
2、文章题目力求简明、醒目,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可带副题。关键词:3-5个,摘要:150-200字。
3、论文请一律使用word格式。
4、参考文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
5、获基金及获奖稿件: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基金编号××××)。
6、请在文末注明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学历,学位,职称,研究方向或从事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