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庆捷
摘要:中国即将在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的全部脱贫,此后扶贫工作将由集中作战调整为常态推进。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结合了官僚体制的常规运作与集中动员的机制,在较短时期内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由于集中作战的扶贫措施带有一定的时效性和权宜性,如何构建解决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成为了今后巩固扶贫成果的关键。文章借助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具体分析精准扶贫如何将集中动员机制嵌入到官僚制的日常运作中,并且指出动员模式在干部管理、产业发展可持续性、培养致富内生动力等方面的局限性。在贫困治理向常态化和长效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建立一套可持续的制度,确保干部资源和贫困地区的对接,实现惠民政策的普遍化,建立对贫困状态的动态监测,提升农民的教育文化水平,发展因地制宜、与市场主体有机衔接的特色产业,并且实现扶贫政策干预与乡村文化的高度契合。通过扶贫长效机制的建立,能够有效缓解相对贫困带来的社会问题,实现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
发文机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精准扶贫官僚体制集中动员常态推进长效机制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BureaucracyCampaign mobilizationNormal progressLong-term mechanism
分类号: F3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