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童小溪,战洋
摘要:灾害预警是当前世界各国为减灾而做出的至关重要的有备能力建设。灾害预警也必须考虑到导致公众产生恐慌行为的可能性。在移动信息技术饱和性扩张条件下,政府灾害预警或其他灾害信息发布,可能导致社会舆情涌动,甚至群体恐慌,这已成为国内应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性。然而,国外的灾害社会学研究,长期存在较强的共识,即灾害当中的恐慌是罕见现象,对恐慌的过度关注是由于缺少实证根据的“恐慌神话”,尽管在国外媒体的灾害报道中“恐慌”也是关键词。本研究重点考察美国导弹空袭误警、日本地震误警、尼泊尔溃坝危机和美国埃博拉传播期间歧视风潮四个案例,发现:由预警信息(特别是虚惊预警)所引发的恐慌行为并不罕见,但媒体以“恐慌”来称谓灾害预警下的所有公众响应,导致“恐慌”过于普遍,也不符合事实。文章建议应澄清“群体恐慌”的含义,以便为中国特色的问题性服务。
发文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发展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系 香港理工大学医疗及社会科学院应用社会科学系
关键词:灾害预警群体恐慌灾害社会学Disaster warningsMass panicDisaster research
分类号: F83[经济管理—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