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经济评论 · 2007年第1期 14-27,共14页

村民偏好、选举质量和中国农村选举制度——选举质量的另一种测算思路及其应用

作者:徐志刚,陶然,刘明兴,季永杰

摘要:基于最优选举制度具有内生性这样的假设,本文以村民偏好和主观意愿来确定村庄潜在最优选举规则,并以此作为测度和评价选举质量的参照,建立了选举质量距离比指数。运用该指数测算和分析了中国村民选举的质量和区域差异。研究发现,不同地区选举质量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并不是由个别“关键”程序决定的,选举质量高的地区一般有比较多的高质量程序。不同村庄的客观条件和村民偏好千差万别,村民自治良好局面的形成要求村民对于村庄治理有更为充分的参与和发言权。村民不仅应当有权力决定村庄领导人,自主管理村庄事务,而且应当有权力选择自己村庄的治理制度,包括村委会的选举制度。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助理研究员

关键词:村民选举偏好选举质量距离比选举质量Villagers' election, Preferences, Election quality distance ratio, Election quality

分类号: F426.63[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