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漆 · 2020年第4期17-25,共9页

从《中国自然历史绘画·制漆图谱》探究广州十三行外销漆器制作工艺

作者:程智

摘要:2012年10月2日,法国国家图书馆在线发布《中国自然历史绘画》16本图谱,其中一本"中国制漆图谱"真实记录了1830年—1849年之间中国漆树种植、生漆材料采集加工、漆器制作工序及流程,生动展示了那个年代的漆艺工匠是如何在家庭作坊制作漆器的。该图谱对研究这一时期的中国漆艺文化发展和探讨广州外销漆器,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史证。广州在1830年—1842年期间,仍是唯一拥有"一口通商"特殊地位的外贸口岸。这一时期,广州及周边地区出产的漆器大量销往欧洲,被称为"广州十三行外销漆器"。由于对外贸易频繁,文化交流深入,无论在造型、制作品类还是描绘的题材上,都体现出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强烈特色,明显有别于中国传统的漆器,在中国工艺美术漆艺史上举足轻重,堪称是一个时代标志。本文从"中国制漆图谱"入手,分析研究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的外销漆器藏品,模拟展现当年的制作工艺,进一步探究清代外销漆器艺术的发展状况及时代特征。

发文机构: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关键词:广州十三行外销漆器中国制漆图谱制作材料及工艺分析研究export Lacquerwares in Guangzhou Thirteen HongsAtlas of Chinese Lacquerwaresraw materials and craftsmanshipanalysis and study

分类号: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