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
  • 08月23日

    湖南林农森林保险参保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0县500户林农调查

    基于湖南省10县500户林农实地调查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从农户特征、现行林业政策执行情况和保险业务开展情况三个层面对林农森林保险的真实参保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户林地承包...

  • 08月23日

    政社共治下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困境与突破

    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是基于环境政社共治的理念下,以党委为统领、政府为主导,在此基础上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协同参与环境治理,通过平衡各方利益、协同解决冲突和促进公共利益,达到担负环境责任与环境利益的最...

  • 08月22日

    习近平生态扶贫理念的民生意蕴

    采取扶贫开发新举措、寻求经济发展新出路是我国扶贫开发重大战略的关键性问题。在扶贫开发实践过程中,习近平从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产生活难以维持、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扶贫理...

  • 08月22日

    农业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业直接补贴对面源污染的影响——以化肥污染为例

    由于长期以来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其中种植业化肥污染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背景下,我国主要采用农业直接补贴的方式刺激农业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此同时,...

  • 08月21日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思想指南,其中的“和谐共生论”明确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关系,“两山论”创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原则,“绿色发展论”掀起了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新革命,...

  • 08月21日

    农村小微企业互联网融资风险管理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世界性难题。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金融业态,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上具有天然优势,但又伴随着高风险需重点关注,共生理论为解决互联网金融与农村小微企业难题打...

  • 08月20日

    欠发达县域农村文化精准扶贫实证研究--基于需求视角

    当前,中国已进入精准扶贫攻坚阶段,兼具显著"扶志"与"扶智"功能的文化扶贫工作也进入到关键时期。而欠发达县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文化扶贫精准化逻辑的实践承接者,仍面临着结构性问题突出,"供需不平衡"等...

  • 08月20日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多元共治及其机制建构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面向,也是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应有之义。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在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机制和治理目标上均呈现复合性特征,决定其需要采取多元共治模式。城...

  • 08月19日

    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响应机制——以山东省为例

    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相互影响。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PECM)分析了2000—2017年山东省17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山东省...

  • 08月19日

    益村互联网平台对农村公共管理综合效益提升——基于益阳市泥江口镇的调查

    互联网应用于农村公共管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表现,益村互联网平台是益阳市利用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工具",其模式迅速获得广泛关注,研究该平台对益阳市农村公共管理综合效益的提升影响有利于分析益村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