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技情报 · 2007年第14期 4-16,共13页

浊流河道与河道-叶状体过渡带中粗粒沉积物波的生成和移动

作者:冷鹏华(编译)

摘要:使用深水侧向扫描仪研究了砾石和沙组成的大型沉积物波。获得了Canary岛海上海底水道和葡萄牙海上峡谷河口的新数据。简单地回顾了其它地区的数据,包括Laurentian扇的数据重新解释,以便总结这些底形的不同外形和背景。在深水浊流体系的近源为主的分异搬运区的峡谷、水道和水道-叶状体过渡带发现了粗粒沉积物波(sediment waves)。波高范围为1~10米,波长最大到数百米。现代和古代沉积物波场的波分布及稀疏的沉积证据表明,在高密度浊流中发生了粗粒沉积物的原始搬运和沉积,而不是牛顿泥石流。在存在波明显对称和波分裂和再沉积的情况下表明,波形至少部分地受到稍晚的低密度流相的控制。粒度也呈现出对波形的一定影响,例如,在相同波长的情况下,砾石多的波高比沙多的波高要大。因为再沉积或被较晚浊流的覆盖,常常难于识别粗粒沉积物波,而且由于尺度大,在露头中也同样难于识别。

关键词:粗粒沉积物沉积物波过渡带叶状体浊流河道移动再沉积

分类号: P618.13[天文地球—矿床学][天文地球—地质学]

来源期刊
中外科技情报

中外科技情报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