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理论与应用研究 · 2020年第5期543-550,共8页

64层螺旋CT螺距的不同设置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中筛查应用探讨

作者:常鑫,邓刚,王旭,徐同江,尹晓明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64层螺旋CT螺距参数的设置,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筛查的辐射剂量和扫描时间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选择需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筛查患者,按扫描时间随机分为大螺距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大螺距组选择1.375∶1螺距,对照组选择0.984∶1螺距。对肺纹理、支气管、纵膈结构的图像质量;胸主动脉、竖脊肌、双肺肺实质;辐射剂量的客观数据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32例图像均符合影像诊断要求。伪影、肺纹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右肺CT值分别是(-804.62±45.43)HU和(-852.12±28.13)HU、左肺CT值分别是(-808.13±37.74)HU和(-858.77±19.95)HU,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扫描时间分别为(2.14±0.15)s和(3.14±0.28)s,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记录所得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是(7.88±0.89)HU和(11.17±1.08)HU、剂量长度乘积(DLP)是(279.14±36.33)HU和(387.25±47.86)HU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是P <0.05),有效剂量(ED)分别是(3.91±0.51)HU和(5.42±0.67)HU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CT筛查检查中,使用大螺距扫描,能够减少辐射剂量、显著缩短了扫描时间,在不影响病灶诊断的前提下,降低病人接受到的辐射剂量和放射技师感染的风险,具有实际工作意义,有待进一步推广验证。

发文机构:应急总医院影像科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计算机断层摄影辐射剂量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computed tomographyradiation dose

分类号: R814.42[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R5631[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