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年第4期11-20,共10页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回顾与展望

作者:胡俞越

摘要:期货市场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市场化机制建设的重要缩影。20世纪90年代初,为解决市场价格问题,期货市场“应运而生”,此后经历了混乱发展和清理整顿,于2000年以后规范发展。目前,已批准上市品种80个,商品期货成交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30余年以来,以服务实体经济需求为导向,中国期货市场的品种体系日益健全;监管机制不断创新,交易规则独具特色,服务国民经济的功能持续深化;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逐渐加快,期货市场更好地为战略资源全球配置保驾护航。当前,中国工业化进程已进入中后期,为期货市场建设全球定价中心创造“战略窗口”;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期货市场深化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技术保障。然而,“资管新规”对期货市场冲击明显,财富管理功能发挥面临限制;并且,全社会的期货普及程度依然不足,期货发展理念备受挑战。展望未来,国家层面应将期货市场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将商品期货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统筹考虑;行业层面应尽快落实期货立法、完善规章制度,优化投资者结构、培育优质投资者。

发文机构: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

关键词:期货市场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资源配置定价中心功能发挥futures marketmarket-oriented reform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resource allocationpricing centerfunctional

分类号: F832.5[经济管理—金融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