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 · 2020年第5期33-38,共6页

南京市汽车和公交模式时间可达性差异分析

作者:陈杰,王结臣

摘要:城市交通模式可达性差异有利于交通规划管理、土地利用以及可持续环境发展。时间/距离是可达性计算与分析的关键。本次研究是在互联网地图开放路径规划API服务支持下,以南京市较为均质分布的公共图书馆为目标,基于“门到门”的概念模型获取空间化格网至公共图书馆“完整出行链全过程”的时间成本;然后,结合最邻近设施和修正的模式可达性差距指数,比较分析南京市汽车和公交(含地铁)两种交通模式下绝对时间可达性及模式相对时间可达性差距空间分布格局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南京市汽车与公交模式的绝对时间可达性差距较为显著。汽车模式时间可达性大约为公交模式的3倍;②模式相对可达性差距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铁和公交沿线指向性的特征,差距较小主要分布在地铁和公交沿线一定区域范围内,主城区外围地铁沿线尤为明显。同时,本文方法可为其它城市交通模式时间可达性定量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发文机构:大同大学 南京大学

关键词:可达性“门到门”模型交通模式出行时间accessibilitydoor-to-door modeltravel modetravel time

分类号: P208[天文地球—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