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科学 · 2020年第10期77-84,共8页

杭州湾上虞地区SBAS-InSAR地面沉降监测分析

作者:莫莹,江利明,孙奇石,朱煜峰

摘要:为了获取杭州湾上虞地区地面沉降信息,该文利用SBAS-InSAR技术处理了2017年3月—2018年11月共48景Sentinel-1A数据,将监测结果与同期水准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并分析不均匀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上虞地区地面沉降程度总体由北向南逐渐减弱,其中,北部新近围垦区内的上虞杭州湾工业园区地面沉降显著,最大沉降速率为-27.9 mm/a,属于地面沉降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海涂围垦、回填土固结沉降是其主要原因;上虞中北部地区(如崧厦镇、谢塘镇),受围垦、工业活动的影响,沉降速率在-7~-23 mm/a之间;百官街道、曹娥街道和东关街道等中心城区存在不均匀地面沉降,主要与城市开发工程建设有关;在南部乡镇地区,因靠近丘陵山脉、地层岩性影响,地面沉降不明显;此外,该区75个不稳定地质灾害隐患点总体较为稳定。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上虞地区杭州湾SBAS-InSAR地面沉降Sentinel-1AShangyu areaHangzhou BaySBAS-InSARland subsidenceSentinel-1A

分类号: P237[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