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学报 · 2020年第3期547-556,共10页

2006—2017年安徽省人为源氨排放清单及特征

作者:王康宏,沈丽,赵睿东

摘要:基于排放因子法建立了2006—2017年安徽省人为源氨排放清单,估算人为源氨的排放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安徽省2017年人为源氨排放量较高的两个地区是阜阳市和六安市,而氨排放总量最小的是马鞍山,占全省氨排放总量的1.83%。安徽省氨平均排放强度为5.34 t·km^-2,其中阜阳市、淮南市及蚌埠市的排放强度均超过7 t·km^-2。2006—2017年畜禽养殖源产生的氨排放量处于增加状态,尤其是肉猪、肉鸡和肉鸭的贡献分别占到畜禽源氨排放总量的34.49%~38.39%、20.31%~32.8%和10.40%~16.42%。而氮肥施用导致的氨排放量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2017年产生的氨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了28.71 kt。生物质燃烧、人体排放和氮肥生产是非农业源氨排放的主要来源,但由机动车产生的氨的贡献呈明显增长趋势,如从2006年的1.86%增长到2017年的7.47%,这与近年来安徽省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有关。

发文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运行控制中心

关键词:排放因子排放清单排放强度安徽省AmmoniaEmission factorEmission InventoryEmission IntensityAnhui Province

分类号: F3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