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绍会,谢冰,张华,周喜讯
摘要:利用2002年12月到2016年11月的大气红外探测仪(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AIRS)卫星观测资料,分析了全球和东亚地区(70~140°E,10~55°N)CO2浓度的时空变化和季节分布特征,并与地面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 AIRS反演的CO2资料与地表观测资料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且年均值相对误差均在1%以内。2、全球CO2年平均浓度从2003年的375.16 ml/m3增加到2016年的401.24ml/m3,年平均增长率约2.01 ml/m3;同期,东亚地区CO2平均浓度从2003年的375.13 ml/m3增加到2016年的402.22 ml/m3,年增长率约为2.08 ml/m3,高于全球的年平均增长率.在2010~2016年,北半球大部分地区CO2浓度增长率低于2003~2009年的增长率。CO2增幅较明显的区域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如中西伯利亚和格陵兰岛等地上空。3、CO2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性,高值区主要位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低值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上空.在南半球,CO2浓度的高值区主要位于南美洲中纬度地区;低值区主要出现在低纬度(0~20°S,50°W~5°E)的大西洋上空。在对流层中低层(4~6 km),AIRS反演的CO2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准确性较高,特别在冬季,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CO2浓度随着时间变化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4、在东亚地区,CO2高值区位于中国北方地区,呈带状分布。
发文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CO2浓度AIRS东亚地区时空分布CO2 concentrationAIRSEast Asia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分类号: TP79[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