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晴静,王志刚,王赛赛,姚大尉,陈小锋
摘要:通过对实验室培养的铜绿微囊藻和太湖铜绿微囊藻生长代谢过程中胞外有机物(EOM)三维荧光光谱的测量,获得了铜绿微囊藻EOM的三维荧光光谱组分特征;对铜绿微囊藻EOM光谱组分的动态释放规律进行了研究,并运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微囊藻毒素MC-LR与EOM光谱组分间的动态释放关联性。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EOM三维荧光光谱中主要表现出四个较强的荧光峰,即A、C、S、T。荧光峰A、C为同一类腐殖质组分,荧光峰S、T为同一类蛋白组分,类腐殖质和类蛋白荧光组分主要来源于铜绿微囊藻细胞的同一生理代谢过程,具有基本相似的动态释放规律。对于水华暴发期的太湖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浓度归一化的溶解态胞外有机物(dEOM)荧光峰S、T、A、C和结合态胞外有机物(bEOM)荧光峰D的荧光强度可以反映铜绿微囊藻细胞在不同生理状态以及环境下微囊藻毒素MC-LR的释放能力,dEOM中荧光峰S、T的归一化荧光强度可以优选为微囊藻毒素MC-LR浓度反演与预测的重要参量。
发文机构: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胞外有机物三维荧光光谱相关性分析microcystinextracellular organic matter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correl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O433[机械工程—光学工程]Q938.8[理学—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