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 2020年第5期127-134,共8页

北部湾盆地低渗—特低渗含砾砂岩储层渗透率评价方法

作者:袁伟,何胜林,焦祥燕,谭伟,杨冬

摘要:针对北部湾盆地流沙港组含砾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孔隙类型多样、非均质性强、储层渗透率解释精度低的问题,以核磁、压汞、铸体薄片等实验资料为基础,通过不同孔隙类型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及测井响应机理研究,将区域储层按粒间孔、混合孔、溶蚀孔分为3类,建立了不同孔隙类型储层渗透率计算模型;再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及核磁共振测井计算的小尺寸孔隙比例(S1)、中等孔隙组分比例(S2)、大孔隙组分比例(S3),建立了M油田非取心段孔隙类型预测模型,达到了连续精细评价低渗—特低渗储层渗透率的目的。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基于孔隙结构类型建立的渗透率预测模型有效提高了储层渗透率的解释精度,为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指导。

发文机构: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研究院

关键词:含砾砂岩储层复杂孔隙结构渗透率孔隙类型评价方法北部湾盆地pebbly sandstone reservoircomplex pore structurepermeabilitypore typeevaluation methodBeibuwan Basin

分类号: P631[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