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 2020年第6期39-51,共13页

银额盆地拐子湖凹陷构造特征及其对古地貌演化的控制

作者:杨润泽,王宏语,樊太亮,侯云超,张斌,张峰

摘要:银额盆地拐子湖凹陷勘探程度低,近年钻井显示的良好含油气性揭示了该区良好的勘探前景。综合分析盆地构造和古地貌特征是研究盆地沉积充填与储层发育特征的前提。结合区域构造背景,综合钻测井与地震资料,对研究区构造特征进行分析,再利用层序地层学法和地震地层学厚度趋势法恢复剥蚀地层厚度,明确不同演化时期古地貌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拐子湖中凹表现为北北东走向、东断西超的箕状断陷样式,具有明显的断、坳双重结构,经历断陷期、断坳转换期、坳陷期3个构造演化阶段,其中断陷期边界断裂的活动具有弱—强—弱的变化趋势;断陷早期呈现多个半地堑并存的地貌格局,断陷晚期逐渐演变成一个典型的箕状断陷湖盆,地貌逐渐变平缓;断坳转换期和坳陷期断裂的活动性减弱,地貌进一步变平缓;受构造控制的盆地结构、同沉积断裂、构造调节带和剥蚀作用4个方面对古地貌具有明显控制作用。研究结果为拐子湖凹陷沉积充填及油气储层发育分析提供地质依据。

发文机构: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关键词:银额盆地拐子湖凹陷构造演化古地貌恢复古地貌演化Yin’e BasinGuaizihu Sagstructural evolutionpaleogeomorphic restorationpaleogeomorphic evolution

分类号: TE122[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