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21年第1期223-234,共12页

南方红壤丘陵区采伐变量对森林面积和生物量影响模拟

作者:汪晓帆,戴尔阜,郑度,吴卓

摘要:在优化森林结构的同时保障其木材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如何采取科学、合理的森林管理措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选取采伐年龄、采伐斑块大小、采伐频率、采伐面积比例作为变量,以江西省泰和县为研究区,设定多种强度和方式的森林管理方案,耦合生态过程模型(PnET-Ⅱ)和景观模型(LANDIS-Ⅱ)模拟初始年(2009年)起,未来100年森林面积和生物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发现:①森林对不同采伐变量的响应差异明显,采伐年龄对森林面积影响较小,采伐斑块面积仅对生物量有影响,采伐频率对面积和生物量均有较大影响,采伐面积比例是采伐变量中对森林影响最大的变量;②每10 a以20%的采伐面积比例,5 hm2的采伐斑块,采伐21 a以上的杉木、26 a以上的松林、41 a以上的阔叶树种的采伐情景能够保证有林地的生物量较初始年有所增加,有效地保障红壤丘陵区人工林在木材生产的同时保持一定的生态功能。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拉萨高原生态系统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森林管理地上生物量LANDIS-Ⅱ模型红壤丘陵区人工林forest managementaboveground biomasslandscape patternplantationsLANDIS-Ⅱred soil hilly regionartificial forest

分类号: F3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来源期刊
地理学报

地理学报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 CSSCI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