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研究 · 2021年第1期153-163,共11页

连续与断裂:重新认识下川遗址在中国旧石器文化研究上的意义

作者:杜水生

摘要:2014~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和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联合考古队,对下川遗址富益河圪梁地点、小白桦圪梁地点、牛路地点、水井背地点、流水腰地点进行了考古发掘。确认下川遗址包含了旧石器中期简单石核-石片文化(大约相当于MIS5)、旧石器晚期早段简单石核-石片文化(4.4~3.0万年)、旧石器晚期中段石叶-细石叶文化(2.7~2.5万年)和旧石器晚期晚段石叶-细石叶文化(1.7~1.6万年)共4个文化发展阶段。经历了3次文化转变,即从旧石器中期向晚期的转变;简单的石核-石片技术向石叶-细石叶技术的转变以及末次冰盛期前后石叶-细石叶技术的变化;在这些转变过程中,并没有表现出完全、持续的连续性;无论在时间上还是技术上,都存在明显的断裂现象;深入研究这些现象,将为中国北方现代人出现和演化提供新的解释。

发文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下川遗址石叶技术细石叶起源旧石器中晚期转变Xiachuan siteblade technologyorigin of microblade technologytransition from middle to upper Paleolithic stage

分类号: K871.11[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P92[历史地理—历史学]

来源期刊
第四纪研究

第四纪研究

Quaternary Sciences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