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风菊,桂智凡,薛滨,姚书春
摘要:湖泊作为地球上重要的碳库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湖泊有机碳埋藏及矿化是决定湖泊碳汇变化的重要因素,厘清其大小及其温度敏感性对于揭示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湖泊碳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内蒙古呼伦湖为例,通过沉积岩芯有机碳含量分析及210Pb、137Cs年代测定,阐述了1850s以来呼伦湖有机碳埋藏速率及其对温度的响应;同时,通过室内培养实验方法揭示了不同温度梯度下湖泊有机碳矿化速率变化。结果表明,1850s以来呼伦湖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2.71%~4.57%(平均值3.31%),有机碳埋藏速率变化范围为3.60~87.04 g/(m2·a)(平均值为36.34 g/(m2·a))。呼伦湖沉积物有机碳可能主要源于外源输入,但近年来内源有机碳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室内培养温度范围内有机碳矿化速率为206.15~1158.70 mg/(m2·d)(平均值约为686.10 mg/(m2·d)),且有机碳埋藏速率及矿化速率均表现为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趋势。增温对呼伦湖有机碳埋藏的促进作用可能是由其引起的有机碳矿化增加量低于有机碳输入增加量所致,因此,未来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尽管呼伦湖会因有机碳矿化量增加导致向大气释放的碳增加,但同时湖泊碳储量很可能也会增加,湖泊在区域/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
发文机构: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温度有机碳埋藏有机碳矿化沉积物呼伦湖temperatureorganic carbon burialorganic carbon mineralizationsedimentHulun Lake
分类号: P941.78[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P595[天文地球—地球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