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海,李瀚瑛,张旭,张海伟,易亮,蔡演军,胡永云,石正国,彭友兵,赵景耀,Gayatri Kathayat,Ashish Sinha
摘要:欧洲-亚洲-非洲大陆聚集在一起,占地球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约56%),整体上可以近似看作是超级大陆的"雏形";相应地,广泛分布的亚洲-非洲季风-干旱气候系统也可以近似为超级季风-干旱系统的"雏形"。对这一巨大气候体系的研究不仅本身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同时也能够为研究潘基亚超级大陆-超级季风系统及其演化提供现代或第四纪的"相似型"。晚更新世-全新世地质记录和气候模拟结果表明亚洲-非洲夏季风气候变化主要响应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变化;南北半球季风变化在岁差尺度上的相位关系近于相反;西风环流影响下的中亚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在岁差尺度上与亚洲季风也接近同相位变化;亚洲-非洲季风-干旱气候系统的这些变化在岁差尺度上领先于全球冰量的变化。总体上,似乎可以提出这样一种假说:受到地球轨道偏心率幅度调谐的太阳辐射在岁差尺度的周期波动可能是季风-干旱气候在轨道尺度上的主导"韵律",包括潘基亚超级大陆季风气候在轨道尺度上的变化。第四纪欧洲-亚洲-非洲"超级大陆"及其季风-干旱系统本质上与潘基亚超级大陆的季风-干旱系统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因此研究前者是理解后者(所谓将今论古)的重要途径之一,对解译深时"碎片"化的地质记录有实际意义。
发文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全球变化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Alfred Wegener Institute Helmholtz Center for Polar and Marine Research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关键词:亚洲-非洲季风潘基亚超级大陆-超级季风轨道时间尺度岁差相位Afro-Asian monsoonPangean supercontinent and supermonsoonorbital cyclesprecession phaseanalogs
分类号: P532[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