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晏嫣,周助,迟长婷,陆璐,王均平,魏明建
摘要:晚上新世-早更新世时期是全球环境发生转折的重要过渡时期。银川盆地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同时又处于干旱与半干旱区域的交界地带,在盆地内部蕴藏着丰富的新生代沉积,是研究古环境演化的理想区域,深度为720.77 m的PL02钻孔位于盆地内部的沉降中心附近,属于典型沉降盆地的洪泛沉积环境。本文选取银川盆地PL02钻孔下部(深度705.7~247.9 m)晚上新世-早更新世时期(古地磁年龄3.3~1.5 Ma)的孢粉、磁化率及粒度等指标,通过孢粉分析、频谱分析和小波变换等方法,恢复了银川盆地晚上新世-早更新世时期的古环境演化特征,并对该时期的古气候变化周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银川盆地在晚上新世时期(约2.8 Ma)气候已经开始逐渐变冷变干;进入早更新世时期(约2.6 Ma),研究区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并且冷暖波动较大;同时,孢粉、磁化率和粒度等指标均反映出银川盆地晚上新世-早更新世时期古气候变化具有较显著的约20 ka的岁差周期与约40 ka的地轴倾角周期,但约100 ka的地球轨道偏心率周期仅在个别指标中有所表现。另外,本研究结果与中国黄土高原和深海氧同位素记录所揭示的晚上新世-早更新世时期气候变化周期较为一致。因此,认为银川盆地在该时期的气候波动可能受到了地球轨道因素的影响,且与全球环境变化具有相似性。
发文机构: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银川盆地晚上新世-早更新世古气候天文周期Yinchuan BasinLate Pliocene-Early Pleistocenepaleoclimateastronomical period
分类号: P532[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P534.631[天文地球—地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