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研究 · 2020年第4期898-908,共11页

CIS13气候事件特征的山西高分辨率石笋记录

作者:黄伟,董进国

摘要:文章基于山西黎城白云洞高分辨率石笋(BY2)δ^18O记录,重建了53.82~47.41 ka B.P.东亚夏季风演化历史.BY2δ^18O值在52.2 ka B.P.和49.5 ka B.P.前后显著偏负,指示两次夏季风显著增强阶段,分别对应于格陵兰冰芯记录的DO14和DO13事件.山西白云洞石笋清晰记录了CIS13事件"双峰"结构,与NGRIP冰芯记录相对应,反映了东亚季风边缘区对北大西洋海-气耦合振荡,以及ITCZ南北移动引起的雨带范围变化的敏感响应.但BY2δ^18O记录的CIS13事件转换过程较NGRIP缓慢,其中开始过程呈现"三相位"变化特征:即亚洲夏季风提前出现缓慢增强趋势、在达到水热阈值条件后表现出与格陵兰温度的同步快速爆发、 最后仍持续增强直至峰值;这与热带大西洋和印度洋海盆岩芯反照率记录相似,可能与南大洋越赤道气流以及ITCZ持续北移有关.另一方面,千年尺度事件和百年-年代际振荡幅度分别高达5‰和2‰,明显较东亚季风区其他石笋 δ^18O记录大,尤其是在百年-年代际尺度上呈现出"高频、大幅"的变化特征;表明其敏感响应于不同时间尺度气候波动.功率谱结果表明,其具有明显的50 a、60 a和206 a变化周期,可能受到太阳活动和海洋水文变化的双重影响.

发文机构:宜春学院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石笋δ^18O白云洞东亚夏季风DO/CIS事件"双峰"结构stalagmiteδ^18OBaiyun Cave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DO/CIS event“twin peaks&rdquostructure

分类号: P597.2[天文地球—地球化学]P532[天文地球—地质学]

来源期刊
第四纪研究

第四纪研究

Quaternary Sciences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