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利用采自中国南方地区重庆市金佛洞的一支长228 mm石笋J119,通过9个高精度^230Th测年数据和3241个灰度值数据,建立了该洞穴方解石石笋全新世灰度序列,并结合相邻地区黑风洞的石笋灰度数据...
古代私人笔记和日记是用于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历史资料。根据元人郭畀《云山日记》记载的1308~1309年的逐日天气记录、物候记录,发现该年冬季太湖流域地区异常偏冷,至少可以识别出4次明显的寒潮过程。13...
位于黄河上游群尖盆地的沙隆卡遗址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目前唯一同时出土旧石器、新石器和青铜文化遗存的遗址,但由于缺乏系统考古发掘和测年工作,该遗址史前人类活动历史及其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尚不清晰。本文在沙隆卡遗...
高精度定年的石笋记录有助于校正冰芯时标和理解千年尺度事件的驱动机制.基于湖北永兴洞YX288石笋5个高精度^230Th年龄和264组氧同位素数据,重建了MIS 4早期东亚季风水文循环演化过程.结合同一...
末次冰盛期回暖事件(19.0~17.6 ka B.P.)对于理解末次冰期终止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福建仙云洞石笋(XY7)的16个高精度^230Th年龄和327组δ^18O数据,重建了26.4~1...
石英标准生长曲线(SGC)法在黄土高分辨率光释光定年中有大幅节省测试时间的潜力,然而目前对该方法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适用性尚存在争议。本文选取青藏高原东缘的典型黄土样品,通过系统地分析石英光释光生长曲线...
末次冰期晚期短尺度气候突变事件异常显著,对其研究有助于认识相似边界条件下气候突变规律.通过MIS 3晚期亚洲季风区8支石笋记录总结分析发现,因受洞穴微环境、 渗水通道、 生长动力等影响,DO5~DO3...
轨道尺度东亚冬季风变率对认识第四纪东亚环境演化和北半球冰盖演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利用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中等复杂程度地球系统模式(CLIMBER-2)对过去3 Ma气候和环境的模拟结果,探讨了...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是控制盆地东北部的重要边界活动断裂,其晚第四纪活动特性的研究,对理解南祁连山应变分配模式及断裂活动向柴达木盆地内部挤压扩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在阿木尼克山段遥感影像线...
可靠的14C测年材料是建立高精度年代序列的前提。在陆生植物残体缺乏的沉积类型中或某一沉积层位,利用其他14C测年材料可能会影响测年结果的精度。而陆生植物孢粉广泛存在于各类地质载体中,利用其浓缩物定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