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研究论文
  • 07月30日

    湿润亚热带花岗岩风化壳发育红壤中不同类型磁赤铁矿及其成因

    本研究对福建省武夷山市发育于花岗岩风化壳上的亚热带红壤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热磁和常温磁学测量,剖析该剖面磁学性质与成土因素(气候和母质)的关系,探讨2种类型磁赤铁矿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该剖面具有较高的亚...

  • 07月30日

    连续与断裂:重新认识下川遗址在中国旧石器文化研究上的意义

    2014~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和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联合考古队,对下川遗址富益河圪梁地点、小白桦圪梁地点、牛路地点、水井背地点、流水腰地点进行了考古发掘。确认下川遗址包含了旧石器中期简单石...

  • 07月29日

    末次冰期亚洲季风千年尺度事件的频谱特征分析

    基于神农架永兴洞3支石笋氧同位素记录,拼接重建了末次冰期88~22 ka B.P.平均分辨率达70 a的东亚季风演变序列.本文以小波诊断技术为基础,对去除65°N夏季太阳辐射和72 ka异常事件影响的...

  • 07月29日

    黄河上游官亭盆地全新世山洪泥流盛行期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研究

    黄河上游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自然环境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关于官亭盆地喇家遗址及其周边区域的史前灾害与形成机制问题,国内外地学与考古学界存在激烈的...

  • 07月28日

    新乡市汉墓鼢鼠动物遗骸研究

    河南省新乡市汉代空心砖墓考古中,发现有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东北鼢鼠(Myospalax psilurus)这2种小哺乳动物标本。可鉴定标本数(NISP)总计40件,中...

  • 07月28日

    第四纪热带西太平洋表层海水氧同位素的岁差周期

    表层海水氧同位素记录是重建低纬水循环演化历史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受到区域降水-蒸发平衡、洋盆间水汽再分配、陆地淡水输入、洋流混合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其气候意义的解读十分复杂。文章收集和计算了过去45万年以...

  • 07月27日

    青海湖湖东沙地粒度端元分析及其指示意义

    青海湖湖东地区广泛分布着风成沉积物,区域内典型风成沉积剖面的年代数据和环境代用指标准确记录了区域古环境变化。沉积物粒度端元分析方法能够将复杂的粒度数据分离出多个具有特定指示意义的粒度端元组分,广泛应用...

  • 07月27日

    短时间尺度上湖泊沉积物粒度指示的气候意义--以朝那湫为例

    湖泊沉积物粒度在短时间尺度、高分辨率(年际-十年尺度)古气候研究中的指示意义通常被解释为:粒度偏粗指示降水较多、气候湿润,粒度偏细指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本文以六盘山朝那湫湖泊73 cm沉积物岩芯粒度...

  • 07月26日

    HT-IRMS测定有机物氧同位素过程的影响因素及方法改进

    高温裂解元素分析仪与气体同位素质谱仪联用系统(HT-IRMS)是测定有机物氧同位素的重要方法,优化HT-IRMS的参数、提高其可靠性和稳定性一直是各实验室努力的方向。本研究基于国际标准物质IAEA-6...

  • 07月26日

    陕西洛南龙牙洞发现中更新世马陆化石

    马陆,又称千足虫,分布广泛,有时甚至爆发性泛滥[1],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关于这种动物的早期化石信息主要集中在欧美的研究报道[2~3],近年来人们从缅甸、墨西哥琥珀中也发现了一些中、新生代的马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