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技通报 · 2020年第6期30-42,共13页

黔西赫章2.5 Ga石英二长闪长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何良伦,刘雨,杨坤光,蔡京辰,王军,徐扬

摘要:黔西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有关扬子板块内约2.5 Ga的岩浆事件记录极少。最近,对黔西赫章发现的石英二长闪长岩的研究表明,其成岩年龄为(2542±9)Ma,为该区首次发现的新太古代晚期岩石。该岩石主要由斜长石、碱性长石、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等矿物组成,具有较高的SiO2(59.2%~60.6%)、Na2O(4.70%~4.85%)质量分数和Na2O/K2O(3.02%~3.19%)比值,以及较低的Al2O3(17.0%~17.7%)、MgO(2.42%~2.61%)质量分数。样品稀土元素总质量分数为120×10^-6~221×10^-6,(La/Yb)N=8.32~17.98,轻、重稀土元素分异不明显,表现为弱的右倾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并具有弱的Eu负异常。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具有弱负到正的εHf(t)值(-0.51~+6.93)和正的εNd(t)值(+0.22~+0.88),与太古宙低铝型高重稀土元素TTG的地球化学性质基本一致。综合研究显示,该岩石可能是在角闪岩相下,下地壳基性岩部分熔融形成的,源区残留相主要为金红石以及斜长石。黔西约2.5 Ga岩石的发现证实了扬子板块西南缘具有新太古代基底的存在,这为扬子周缘新太古代岩浆成因的碎屑锆石研究提供了依据,为扬子板块新太古代地壳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

发文机构:贵州省地矿局113地质大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自然资源部基岩区矿产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关键词:石英二长闪长岩新太古代锆石U-PB测年黔西扬子板块quartz monzodioriteNeoarcheanzircon U-Pb datingwestern GuizhouYangtze Block

分类号: P588.122[天文地球—岩石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