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 2020年第4期509-519,共11页

不同承台形式斜直交替群桩-土-结构地震相互作用特性分析

作者:孔德森,白翼飞,陈永坡,邓美旭

摘要:为研究不同承台形式斜直交替群桩-土-结构在地震互相作用,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作为研究工具,采用El Centro地震波作为动荷载。分别建立了斜直交替群桩-土-结构的低承台、高承台数值模型。并对地震作用下可液化土体的孔压比变化、桩基的受力与位移、桥墩顶部的位移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土层中孔隙水压力分布是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振动加速度峰值时部分土体由于发生剪胀孔压出现瞬时负值。砂土层中桩基中部区域容易产生液化现象。同一模型中,直桩的最大弯矩小于斜桩的最大弯矩。在低承台模型中,直桩和斜桩的最大水平位移均发生在桩基顶端,直桩的竖向位移沿埋深是一恒值,而斜桩的竖向位移沿埋深是变化的。在高承台模型中,斜桩的水平位移沿埋深不再是单调变化,最大值发生在砂土层中。高承台模型中斜桩和直桩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均明显大于低承台模型桩体。两个模型的桥墩顶部最大水平位移出现的时刻基本相同。

发文机构: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 山东正元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斜直交替群桩地震荷载相互作用特性承台形式oblique pile groupseismic loadInteraction characteristicsdifferent types of pile caps

分类号: TU473.1[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