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报 · 2020年第6期1246-1258,共13页

贵州兴义滑坡特征及过程预警研究

作者:白洁,巨能攀,张成强,何朝阳,刘秀伟

摘要:由于滑坡岩土体结构的复杂性和破坏机制的多样性,滑坡预警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性难题,极具挑战性。本文论述了贵州省兴义滑坡特征及其成功预警,并分析了滑坡成功预警的关键因素。在对滑坡现场进行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LiDAR、地表位移监测等技术手段,初步分析结果认为,兴义滑坡属于典型的含软弱夹层的顺层岩质滑坡,滑源区坡体为2014年首次滑动后形成的不稳定斜坡,在不利的坡体结构加之与软弱夹层组合的地质条件下,受到长期重力及地下水作用,最终演变成滑坡地质灾害。兴义滑坡至2014年第一次滑动后,后缘山体对前缘公路和居民就产生了威胁,2019年2月17日凌晨5时53分,贵州省兴义市马岭镇龙井村兴-马大道旁约96×10^4m^3的山体再次发生顺层滑动。在滑坡发生前,研究人员就在滑坡体上安装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和自适应性裂缝计两种位移监测传感器,对滑坡变形进行持续监控。现场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研究人员自主研发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中,系统通过多种阈值综合预警模型自动计算监测数据并发布预警结果,在滑坡进入临滑阶段后,系统提前53min发出了红色预警,完全避免了人员和经济损失。该滑坡的成功预警体现了自主研发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预警模型、监测仪器三者的适用性,可为今后类似滑坡的监测预警研究及应用提供借鉴。

发文机构: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贵州省大数据防灾应用研究中心

关键词:岩质滑坡成功预警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自适应性裂缝计综合预警模型Rock landslideSuccessful early warningGeological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Adaptive crack meterComprehensive early warning model

分类号: P642.22[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