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相油气地质 · 2019年第1期44-50,共7页

伊拉克HF油田Mishrif组碳酸盐岩米级旋回的识别及意义

作者:黄茜,伏美燕,赵丽敏,周文,王昱翔

摘要:伊拉克HF油田上白垩统Mishrif组发育于新特提斯洋被动陆缘的碳酸盐缓坡,沉积相受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尚不明确。通过对岩心、薄片的观察和分析,对HF油田Mishrif组中的储层发育段MB1-2层(厚度约100 m)的岩性及沉积微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B1-2层段发育了中缓坡生物碎屑滩与内缓坡泥晶灰岩交互相沉积,岩性变化频繁,具有向上沉积水体变浅、颗粒变粗、岩层变厚的特征,表现为较典型的潮下型米级旋回。应用米兰科维奇周期原理,根据MB1-2层的单层厚度(0.1~4.8 m),通过Matlab软件计算,将自然伽马曲线转换到频率域以捕获米氏旋回信息,得出旋回周期为2~48 ka,并推断研究区MB1-2层的交互式沉积环境受岁差旋回与黄赤交角旋回相互作用所控制。

发文机构: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伊拉克HF油田晚白垩世碳酸盐岩米级旋回岩性特征沉积微相carbonate rocksmeter-scale cyclelithologysedimentary microfaciesUpper CretaceousHF OilfieldIraq

分类号: P618.13[天文地球—矿床学][天文地球—地质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