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史研究论文
  • 08月27日

    “海洋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国既是一个大陆国家,也是一个海洋国家。随着中国海洋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海洋人文社会经济史的研究和建立中国海洋人文社会学科的呼吁正在成为现实。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需要中...

  • 08月26日

    从文书传递看17世纪越南与日本的交往

    国外学界关于日本与越南交流史的研究,较早的代表性学者要数曾在法国远东学院(河内)工作的朝鲜人金永健,其曾于20世纪上半叶使用日语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日本与越南关系的论著,其中包括《占城与日本》《印度支...

  • 08月26日

    从交通枢纽到避暑胜地——晚清花鸟山的兴衰变迁

    花鸟山,亦称花脑山①,是长江口外的一座小岛,据大陆最近点66千米。岛型似鸟,头东尾西,东西长3.7千米,南北宽2.2千米,陆域面积3.617平方千米,当下是浙江最北端的有居民海岛,行政上属于浙江省嵊泗...

  • 08月25日

    聚岛为厅:清代海岛厅的设置及其意义

    厅是清代特有的行政区划类型。据《清会典》,“府分其治于厅,凡抚民同知、通判,理事同知、通判,有专管地方者为厅”①,这指的是政区意义上的厅。清代专管地方的政区厅主要分布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沿海地带和内地...

  • 08月25日

    吴晋宋时期陶氏家族与交州地方——以越南新出“陶烈侯碑”为线索

    东南亚地区存留的汉文碑铭一直是国际汉学界关注的热点,学界利用这些碑铭做了大量研究工作。①其中,越南存有众多汉文碑铭②,原来所知越南最早的汉文碑铭是隋文帝仁寿元年(601)交州禅众寺《舍利塔铭》,但20...

  • 08月24日

    南选、南征、南迁与南部海疆开发——王承文《唐代环南海开发与地域社会变迁研究》评介

    从全球史的视野观察,可以看出:在走向海洋世界的历程中,古代中国的步履倍加谨慎,不但迥异于西方,也与同处东亚的日本殊途异辙。对于个中原因,往哲时贤均有分疏,比较有共识的一种观点认为南部海疆开发是古代中国...

  • 08月24日

    1910~1930年代日本对南沙群岛政策探析

    1910年代至1920年代初,中国的南沙群岛便已进入日本外务省的视野,“二战”前日本政府的南沙群岛政策随后逐步形成,直至1939年实现军事侵占。有关这一时期日本南沙群岛政策的研究,学界或围绕“九小岛事...

  • 08月23日

    国家、区域与全球视野下的近代早期中国海洋历史

    近代早期的中国海洋经济既可被视为明清政治经济的固有部分,也可看作亚洲区域海洋贸易网络的关键部分,更是全球贸易的重要部分。作为一个庞大的农耕商业帝国,近代早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涵括了多样的经济与环境。以经济...

  • 08月23日

    从占婆长诗看占婆的覆灭与被同化(1832~1835)

    根据越南的官方档案,1832年占婆王国①的最后一个公国潘陀浪并入越南,其领土被划为宁顺府和咸顺府,并入越南平顺省。尽管吞并标志着东南亚最负盛名的古国之一占婆的灭亡,但在越南的官方文献只是将其简略为省级...

  • 08月22日

    明清易代之际的皮岛贸易与东北亚

    明清之际东北亚内陆商品贸易日益繁荣,出现多个区域贸易中心。由于明清战争的爆发,内陆贸易重心转向沿海地带。以皮岛为中心的东江贸易在天启初期出现于辽东沿海,以毛文龙为首的东江势力在东北亚区域崛起。①毛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