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通报 · 2020年第6期730-739,共10页

中国明对虾混合养殖池塘沉积物微生物群落比较研究

作者:关晓燕,王摆,蒋经伟,田甲申,董颖,陈仲,高杉,王旭达,孙冰,段萍,赵泽龙,周遵春

摘要:微生物群落在养殖池塘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环境质量及养殖动物的生长和疾病暴发密切相关。为了考察中国明对虾不同混养模式中的微生态状况,本研究基于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了6种不同中国明对虾混养池塘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的差异。结果表明,6种混养池塘沉积物的主要微生物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与褐牙鲆的混养,会导致变形菌门丰度升高,同时抑制放线菌门的生长。中国明对虾、海蜇、菲律宾蛤仔混养具有最高的沉积物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通过对微生物功能进行预测发现,化能异养和含硫化合物的呼吸是中国对虾混养池塘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功能。中国明对虾、海蜇、菲律宾蛤仔混养沉积物中部分细菌的某特异性富集,可以提高沉积物中溶解氧量并促进化学物污染物的降解。综上所述,中国明对虾、海蜇、菲律宾蛤仔混养模式在6种不同中国明对虾混养池塘中微生态状况最佳。

发文机构: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海洋水产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中国明对虾混合养殖微生物群落高通量测序Fenneropenaeus chinensisaquaculturepolyculturemicrobial community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分类号: S967.4[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来源期刊
海洋通报

海洋通报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