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杭生,孙亚婷
摘要:中国的粮食供求状况和安全问题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90年代,国内外许多专家运用各种模型预测中国未来的粮食供求,以此确定对中国粮食安全和对世界粮食市场的影响.本文比较各种预测模型的预测值,结合当前中国粮食供求状况,就造成预测值偏离实际值的价格因素做一些分析.认为:粮食预测模型应当考虑价格变量,缺乏价格变量是一些预测模型的预测值偏离实际值过大的主要原因.国内外对中国粮食供求的预测模型中绝大多数是有参考或指导意义的,虽然几乎所有的预测模型都没有预料到中国在1996年就能生产出预计到2000年才能达到的粮食产量,而且以后几年连续高产,这主要不是预测模型的预测错误,而是1993年以后中国粮食市场价格超常规上涨促使粮食生产超常规增长的结果.中国目前处在结构性、阶段性粮食过剩阶段,粮食价格已经低迷了很长时间,应该算是"超常规"低迷了,对此应当高度警觉.虽然近期还看不出粮食过剩的压力有减轻的迹象,但从长期看,如果粮价持续低迷下去,重新出现供给不足的可能性是包含在"市场经济中的自我矫正机制"中的.
发文机构: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
关键词:粮食供求平衡预测模型中国粮食供求预测粮食价格预测值粮食安全粮食市场粮食产量
分类号: F724.721[经济管理—产业经济][经济管理—产业经济]F3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