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煤技术 · 2020年第6期182-188,共7页

焦炉烟气活性炭法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工业化试验研究

作者:王斌,李玉然,刘连继,陈鹏,郭俊祥,林玉婷,朱廷钰

摘要:目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活性炭法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可同时脱除SO2、NOx、H2S等多种污染物,不消耗水,无二次污染,在国内已应用于钢铁烧结烟气、焦化焦炉烟气等,但其效率有待提高。焦化行业焦炉烟气低硫高氮、多污染物共存的排放特征,对活性炭法的脱硝效率及多污染物脱除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探究提高焦炉烟气净化效率的因素,建设了焦炉烟气活性炭法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工业化试验平台,处理烟气量33000 Nm^3/h。通过调控活性炭移动速率和喷氨量,优化了焦炉烟气净化效率,分析了移动过程对活性炭物理性能的影响、再生后活性炭性质的变化和活性炭的碳消耗。结果表明,活性炭法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的脱硫效率超过99%,脱硝效率达到80%,各排放指标满足特别排放限值(NOx浓度≤150 mg/Nm^3、SO2浓度≤30 mg/Nm^3、颗粒物浓度≤15 mg/Nm^3)要求。移动过程使活性炭的耐压强度下降33%~55%,尤其是直径较小的活性炭,耐磨强度有所下降,但降幅较小,这两项参数的下降会导致活性炭损耗量增加。再生后元素S的回收率达90%,吸附后(再生前)活性炭的比表面积相比新鲜活性炭下降了约20%。活性炭物理碳磨损取主要决于活性炭的移动速率,化学碳消耗来自官能团的分解,活性炭的年损耗量约为初装量的10.7%。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过程污染控制工程研究中心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活性炭脱硫脱硝焦炉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activated carbon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coke oven flue gasmulti-pollutant collaborative control

分类号: X51[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TQ536[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