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煤技术 · 2020年第4期140-146,共7页

煤粉流态化预热气态组分CO/CO2生成转化特性研究

作者:刘玉华,刘敬樟,吕清刚,朱建国,朱书骏

摘要:基于循环流化床预热的燃烧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清洁燃烧技术,其流态化预热后煤气中CO/CO2比值对后续燃烧和排放影响较大,研究正确反映CO/CO2比值的焦炭燃烧模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该流态化预热过程。笔者基于燃料流态化预热转化过程,研究典型的预热空气富氧气氛(O2/N2)、富氧气氛(O2/CO2)以及燃料种类变化对预热后气态组分中CO/CO2生成转化特性的影响,分析现有焦炭燃烧模型与流态化预热过程的匹配程度。试验数据和模型预测对比分析表明,空气富氧气氛下,氧气浓度从21%增至28.2%的过程中,神木半焦流态化预热过程产生的预热气体中CO2占比减少,CO占比增多,CO/CO2比值从0.81增至1.45;神木烟煤在该气氛预热时,各参数与神木半焦呈现同样的变化趋势,且随氧气浓度从21.0%增至24.4%,CO/CO2比值从0.51增至0.76。富氧气氛时神木半焦预热产生的CO与神木烟煤相比产量更高,CO/CO2比值随氧气浓度增大而增大,但与空气富氧气氛下相比递增幅度较小。神木烟煤预热气体组分CO/CO2的试验数据与Tognotti提出的焦炭燃烧模型预测值吻合度最高,富氧气氛下试验与预测结果误差在9%以内。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预热燃烧空气富氧富氧气氛CO/CO2preheating combustionair-rich oxygenoxygen-rich atmosphereCO/CO 2

分类号: TQ534[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