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煤技术 · 2020年第6期64-69,共6页

西北典型垃圾焚烧飞灰基础物性及浸出毒性研究

作者:杨晨年,张建波,曲江山,史达,李少鹏,李会泉

摘要:垃圾焚烧飞灰的物相与矿相组成是其内部矿物学信息的直观表现,为了明晰垃圾焚烧飞灰的基础物化性质,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BET比表面积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等检测手段,对中国西北地区产出的2种典型垃圾焚烧飞灰进行物相组成、矿相结构、孔道及比表面积、元素赋存形态研究,并通过固体废物毒性浸出试验(TCLP),对2种典型垃圾焚烧飞灰的浸出毒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污泥垃圾与生活垃圾经过焚烧后产出的飞灰主要化学组成是CaO、SiO 2和Al2O3,同时伴生有Pb、Cr等重金属毒害元素,污泥焚烧飞灰主要以磷酸铝、石英、铝硅酸钙等矿相为主,并夹杂氧化铁矿相,其毒性金属种类较少且弥散分布在飞灰内部,仅有少部分Ti与铝硅酸盐结合。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主要以铝硅酸钙相的形式存在,并夹杂有部分可溶性的氯盐,飞灰内部S/Ca、Ca/Si/Al相对富集,其他元素与Cl结合,毒害金属种类繁多且弥散分布。通过TCLP浸出试验发现,这2种垃圾焚烧飞灰均存在重金属被浸出的可能性,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因此需要对垃圾焚烧飞灰进行妥善处置,降低其环境风险影响。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绿色过程与工程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垃圾飞灰物性分析重金属元素分布毒性浸出MSWI fly ashphysical analysisheavy metalelement distributiontoxicity leaching

分类号: X705[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